很多家長都在孩子上班之余給孩子報了不少的興趣班,于是時間管理成了較主要的問題。那么,怎樣讓孩子在學習如此多興趣課的時候,合理安排時間,更好的堅持興趣學習呢?
孩子的學習,考驗的永遠是家長的能力,包括:
1.家長疏導孩子,幫孩子緩解壓力的能力。
2.家長的經濟實力基礎,一個興趣班的學習都要有經濟的投入。
3.家長的時間管理能力,只有強悍的時間管理技巧和能力,孩子才能學的多,學的好。
分享個人的幾個小經驗,雖然孩子很普通,很一般,但是在時間管理上,還算有一點小心得。
孩子9歲,興趣班有鋼琴、跆拳道,英語、思維數(shù)學和國學是自己幫孩子上課(一對一教學),而英語學習的內容包括:聽力訓練、閱讀流利性訓練、分級讀物的學習、閱讀理解的訓練這四項,國學的學習包括:每周背誦2-3首古詩,笠翁對韻的背誦和講解,一些其他的中華傳統(tǒng)文化知識的講解(比如山海經之類)。所以在陪伴孩子學習過程中,時間真的是要算計到每一分鐘。
1.家庭成員的配合很重要,家庭成員的分工,我負責孩子的學習管理,家庭其他成員負責配合,比如司機工作、家庭的采買工作等。
2.每天早上5:30家長起床,給孩子準備好早餐,孩子6點起床,6點20吃早餐,在5:30-6:20這段時間,我會預習孩子要背誦的古詩/英文,在孩子吃早飯時候給孩子播放相關的音頻,有時候是送孩子上學路上播放,幫孩子復習和鞏固。
3.每天孩子的家庭作業(yè)要求在托管班需要完成,這點孩子從1-3年級做的很好,從來不用操心,晚上我到家后和孩子進行復習當天的知識點,孩子會把自己不懂的知識點提煉出來,一般情況下孩子學校的知識如果有不懂會立刻問老師,減少很多的負擔,我一般會用20分鐘和孩子進行當天語文課本的再次解讀,幫孩子強化整體大閱讀的意識,深度的拆解課文。然后再用20分鐘時間來讀英語,這個時候一般已經接近7點左右。7點結束后,孩子自己有40分鐘左右的練琴時間,一般在孩子練琴時我和家人開始吃飯(孩子在小飯桌已經吃完)。
8點左右孩子完成練琴、洗漱等,孩子自己會選擇半小時左右的閱讀,或者來完成老師布置的各種其他的作業(yè)內容,這個時候我和家人一般會選擇跑步、散步、或者收拾家務,孩子基本是在9點左右睡覺,睡覺之前會有家長講故事時間(也就是閱讀時間),較近讀的是山海經,根據(jù)孩子階段特點和興趣給孩子選擇讀物。
4.周六日其中周六上午一般會和老師約8點老師第一節(jié)課的鋼琴,這樣家長和孩子的時間都能得到保障,練完琴回家大概10點左右,孩子上午的時間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(yè),下午跆拳道課程結束后,回家練琴。
5.星期天一般以孩子自己玩為主,或者孩子自己選擇完成自己感興趣的各項學習,在周日時會給孩子講1-2節(jié)數(shù)學思維,英語閱讀+聽力+理解的內容(其實更多的就是陪孩子,因為孩子的學習習慣已經養(yǎng)成,基本上自己學,家長在旁邊指導),這樣半天的時間玩,半天的時間學,孩子沒覺得有壓力,家長也覺得很。
總之時間是擠出來的,家長提率,包括在單位率完成的工作,然后回家才能有更多的時間陪孩子。家庭成員之間的目標一致,就不會有爭吵,大家的目標一致,行動方向也就會一致。